Search Results for: 福建

林氏家谱

元明清和民国祭比干颂文

元仁宗皇帝御立延佑碑献文 延佑三年春 昭世相感 事必有因 精诚其极 道义是亲 当殷季世 历数有辛 反道败德 秽迹彰闻 肆夫淫虐 残及臣民 亲离众叛 国步将屯 公屡切谏 大义斯伸 忠诚素挺 至陨其身 周武与义 孔圣称仁 始终天地 攸定彝伦 天下善一 彼此奚分 推彼及此 乃礼之循 所以异代 皆愿为臣 明孝宗皇帝重修殷太师庙颂文 弘治十一年十一月望日 维商一代 奄有八垠 哲六七作 泽流后昆 迄於末造 犹愁遗仁 微箕不死 公独殒身 生而得仁 婉意所存 维公皎皎 其仁甚真 公而不死 商其千春 周虽明圣 甘终作臣 而公死矣 汤庙卒湮 西方之君 悲公不辰 乃封其土 道若少伸 承欤拒欤 公实有神 朝歌之南 淇水之滨 三千年来 厥藏孔新 厥藏孔新 篮簋不饰 以牧以薪君子斯恻 乃勖其人 荒之度之 戮芜诛榛 新庙奕奕 昭於苍曼 维圣有典 是凭是遵 春秋匪懈 羞彼溪蘋 亿万斯载 妥公之窀 我作商颂 以告其民。 重修殷太师祠墓碑记 赐进士第,奉政大夫河南卫辉府同知,前通政使司右参议,山东按察司副使,奉敕整饬密云等处兵备,晋城裴骞撰文 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河南卫辉府知府,前兵科右给事中,侍经筵官利津王聘书篆 裴骞曰:自古拒谏之君莫甚於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於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亲少师重位,叹沉冒之乱德,伤商祚之沦丧,是故不得不言,不当不死者也。夫纣不听其言则亦已矣,而必欲杀其身,知其为圣人矣,而复欲观其心,妻孥何辜也,而必欲刳剔以视其胎。风雷号呼於七窃,胎卵赜涣於九原,斯胫炮烙之刑,亡论也。此自古拒谏之君莫甚於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於比干者也。然纣以十一年杀比干,武王即以十三年封其墓。殷墟莽而狐兔,故宫鞠而禾黍,今纣城有窝已失葬所,虽以六七贤圣遗兮。一泣,陵寝亡存矣。而比干之庙貌如生,高冢郁嵯峨也夷。考铜盘有铭,魏文有文,唐使高丽有祀,洒扫有田、有户,由宋迄元,修葺有加,虽与穹壤,俱毙可也。且商之孙子其丽不亿,祭器抱周亳宋仅封,汹汹不靖之徒,今举何在?比坚比干子也,逃匿林谷,窃姓为林,武王封为河清公。春秋林放袭河清公。子姓绵延,一在河南光州,一徒福建莆田。今莆田之林盛天下,致身立朝,尤多忠贞节义之士,称文献邦,科第蝉联,语日:“无林不开榜是也!”是比干之心虽剖,而其忠魂义魄竟不殂落;其孕虽剔而其世代云仍绰有表见。忠义之气充塞天地,磅礴古今,孰得而泯灭之哉!故曰:“不依形而立,不随死而亡也。”嘉靖丁酉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慈豁叶公照,平定朱公方,先后相继奉命兹土,祗谒祠墓,慨意修复。先是卫辉府知府,泾阳吕君颛调任未果,知府利津王君聘鸠财役力,令辉县主簿温尚志、本府阴阳官路龙,日夜督事,正倾补壤,筑土培林,自大殿两廊、二门、大门之内又盖以两斋堂十间,棹楔隧表焕然一新。以嘉靖戊戌冬十月讫工矣。於时守巡河北道布政使司、左参政,临川乐公护、按察司佥事,京山王公格,式观厥成,成有题咏。亡何,十一月二十一日诏下:各处帝王陵寝、前代名贤敕葬坟墓,蕞秽不治者,所在官司即与修理,照例编佥附近民丁看护免差。於是王君率其僚同知晋城裴骞、通判日照许缙、溟南杨仲曼、推官辽州杨永福,酾牲树石。谓是役也,不可无记,以骞谪官多暇,留心文墨,尝修《比干录》、作《比干传》,请复为记。因表次如左。以附诸诸碑碣之后,使万世为君者,未至稔恶拒谏,当以纣为殷鉴;万世为臣者,若欲尽忠死节,当以比干为宗师。勿日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绳人以比干万古无忠臣矣。然则过祠墓而式遗像者,可不凛凛然哉,是为记. 嘉靖十七年戊戌冬十二月望日 河南卫辉府汲县知县吕景口 口文口 县丞口口口主簿口口口典史口口口 工部都水司主事杨守纶等     同立 清圣祖皇帝御制诗   康熙四十六年拜比干墓所作 三代遗忠照汗青 龙逢地下共精灵 微箕而后能无谏 脯醢之馀别有刑 百碣尚留尼父笔 铜盘何用武王铭 荒丘万古蓬蒿里 浩气长存贯日星 […]

宗亲联谊会

马来西亚林氏宗亲会名录

吉打九龙堂林姓公会 PERSATUAN LIM KEW LWONG TONG   4A, Jln Kg. Perak, 05100 Alor Setar, 吉中林氏宗祠 LIM SEE CHONG SOO   5-G, Jln Kampung baru, Tmn 08000 Sungai Petani 槟城林氏忠孝堂 LIM SI TEONG HOW TONG   64, Noordin Street, 10300 Pulau Pinang. 槟城长林社 SIANG LIM SEAH, PENANG  

宗亲联谊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比干庙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比干庙 林氏论坛(lin.bigan.cn) & 林氏宗亲网(www.bigan.cn)讯: 目前正在维修的漳州比干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比干庙始建于宋代,由漳属各县林氏先人捐资而建,供奉林氏先祖、商朝忠臣比干。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士单士元、南开大学历史建筑断代专家朱光亚、中国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等都曾考察过比干庙,认为它是我国现存的不可多得的宋代风格建筑。 专家说,比干庙的红瓦重檐歇山顶、粗大紧凑的梁架斗拱、精致的镂雕木作,既有南方的细腻繁缛,又有北方的粗犷大气,风格极为独特。 中国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南开大学历史建筑断代专家朱光亚教授等我国多位考古界泰斗、历史学家都曾考察过漳州比干庙。专家根据主殿实物与结构分析、鉴定,确认其始建时间为宋朝晚期。专家们仔细观察了现存建筑的结构法式,并与风格相似的漳州府文庙大成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宗祠保持了明代至清代的风格,且其中内外檐斗拱采用的上下昂 “真昂”的形制,保留了明代以前的建筑特征。 林氏宗祠现今仅存的四方殿,在屋面垂脊脊首还能看到原建筑残留的双“喜”字灰饰,正是从这一细节,专家判断宗祠曾在清朝末年有过修葺。 林氏宗祠原有建筑为三进带东西两庑式的平 面布局,如今仅存中进四方殿和东厢与主体相连的回廊。林氏宗祠自建好后,长期用于供奉比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氏宗祠成了漳州华南小学教育设施的一部分。到了70年代末,宗祠的前后进和东西两庑建筑陆续被拆除,分别建设幼儿园和小学教学楼,仅剩的宗祠中进四方殿也作为小学的办公室和仓库使用。 现在林氏宗祠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比干庙和河南卫辉比干庙、闽南比干庙三个林氏宗庙同为海内外林氏宗亲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于2001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又晋升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殿坐北向南偏西5度,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作重檐歇山顶,梁架系彻上明造作法,草架为穿斗式结构。进深第二、三间明袱的明次间均设有内檐斗拱,为五铺作出单杪单上昂偷心造法式;进深第五间施抬梁式五架梁。明间置平身科四攒,次间置两攒,为五铺作出单杪单下昂、里转五铺作出单杪偷心造法式。有井口天花. 梁枋构件表面皆绘有苏式彩绘,草架脊檩绘龙凤图彩画.殿内花岗岩圆柱承重,浮雕鼓形柱础,.殿身两山升起,正脊堵镂花砖,脊头塑香草龙纹,屋面覆筒板瓦,举折曲线柔和。 漳州比干庙不仅长期供奉比干,还作为各县林氏族人赴京考试生员的接待处,正殿两侧厢房各有十多间书屋,各县林氏考生均可来此住宿读书作文。历史上,林氏族人英才辈出,文革前,比干庙内仍高挂着多块明清林姓状元、探花的牌匾,是漳州历代崇文重教的一个窗口。 比干庙也是漳台两岸血脉相连的见证。在台湾,林姓是第二大姓,台湾百大姓源流考据:“明清两代,林氏族人渡来台者,以福建漳州为最众。”其中,开发台湾的两大林氏:雾峰林家和板桥林家,都来自漳州,以漳州比干庙为共同的祖祠。 可惜,由于年久失修,漳州比干庙现在瓦栋剥蚀。惟一保留完整的400平方米主殿内灰尘盈尺、蛛网密布,杂乱堆放着破旧桌椅。漳州市有关部门多次就比干庙修缮工作召开会议,民间热心人士也积极筹资,但距离所需的200万元资金相差甚远。  

宗亲联谊会

晋江马坪"闽南比干庙"

晋江马坪”闽南比干庙” 林氏论坛(lin.bigan.cn) & 林氏宗亲网(www.bigan.cn)讯: 2007年11月26日,农历丁亥年辛亥月甲子日子时许,位于闽南大地上的晋江永和镇马坪村闽南比干纪念堂,正在举行一个隆重而虔诚的“迎神”仪式。 他们源自于一支尊贵的血脉。自周王赐林为姓以来,这支血脉已经延续了3000多年,形成了一个遍布全球、拥有泱泱七千万众的浩浩家族。 今天,闽南地区林氏家族中数百位忠诚孝顺的子孙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将他们的太始祖——被誉为“文财神”的比干公,请到由他们修建的那座巍峨庄严的闽南比干庙中。 贡品琳琅满目;坐轿金碧辉煌;气氛庄重热烈;神情肃穆神圣。 对面的比干庙戏台上,丝竹悠扬,轻歌曼舞;夜空下,烟花四射,绚丽璀璨。 今夜,这些守护庙宇的数百位林氏子孙,注定要在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气氛中等待着…… 天亮之后,历时十年,耗资千万的闽南比干庙暨晋江比干学术研究会办公大楼落成庆典活动将要在这里举行……(夜景,天穹下闽南比干庙剪影) 片名—— 此地可待天下人 这是人间的一片锦绣吗?不!她比锦绣更鲜活,更亮丽! 这是天上的一朵彩云吗?不!她比彩云更灵动,更灿烂! 在闽南大地的青山绿水间,她是巍峨庄重的一片圣土! 在华夏子孙的心绪情愫中,她是典雅神圣的财神之庙——闽南比干庙! 他就是被誉为天下林氏太始祖的比干公。在中国的历史上,他是第一位因冒死直谏而惨遭剖心的耿耿忠臣。(闽南比干庙全景,比干神像) 在他身后,周王有封,魏帝有文,唐使有祀,孔子有评。而他的子孙们,更是在战乱频仍、灾难不断的年代,执着而顽强地生存下来。一脉相承地延续着这位先人的生理基因和精神基因——(卫辉比干庙全景及比干塑像) 太始祖比干公留下的这支血脉,从坚公食邑博陵郡至秦汉,主要在博陵郡一带繁衍生息。中国的林姓统称”西河林氏“即源于此。(特技。以下画面背景为古铜色)

宗亲联谊会

澳门上演“佛门争产”事件 妈阁庙掀产业权风波

林氏论坛(lin.bigan.cn) & 林氏宗亲网(www.bigan.cn)讯:   妈阁庙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 (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位于澳门的东南方,枕山临海,倚崖而建,周围古木参天,风光绮丽。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殿堂。庙内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妈祖,又称天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称其能预言吉凶,常于海上帮助商人和渔人化险为夷,消灾解难,于是福建人与当地人商议在现址立庙祀奉。妈阁庙包括弘仁殿、“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观音阁等建筑物。明朝时本名“天妃庙(宫)”,至清道光八年(1828 年)重修时增建山门,额名“妈祖阁”,华人俗称“妈祖阁”,又有另称’正觉禅林”。 妈阁庙之建筑物建于不同时期,整座妈阁庙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才初具规模。弘仁殿创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现存门楣石刻“弘仁殿”三字,旁边之题款则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该殿是一座小型石殿,供奉天后。现在庙内有实物可考,而历史最长的是“神山第一”殿。该殿供奉天后,由当时官方与商户合资筹建于1605 年(明万历三十三年),至1629 年(明崇祯二年)又再重修,其门口石横梁至今仍存初建时的石刻;妈阁庙因而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明确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 观音阁的建筑年代无从稽考,阁内现存一块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的木匾,则观音阁应建于此前。阁内供奉观音。正觉禅林也是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供奉天后。此殿在1988年2 月8 日曾发生火警,后由文化局按原貌重修,至翌年2月完成。   1874年、1875年,妈阁庙先后两次遭受火灾,造成损毁,于是由居民集资,于1875 年(清光绪元年)开始重修,至1887 年(清光绪十三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样子。除了于83及88年给予资助维修该庙外,文化局于1996~97年间对该庙进行保养工程,包括墙壁、装饰墙身及门窗的框架等。   中新网6月7日电 澳门地标、世界文化遗产妈阁庙上演“佛门争产”事件,正觉禅林/妈阁庙/妈祖阁慈善值理会主席林建刚、妈阁庙住持释机修,近日就妈阁庙的合法产业权问题,互发声明,指责对方图将该庙据为己有。   据澳门日报报道,正觉禅林/妈阁庙/妈祖阁慈善值理会主席林建刚昨日下午三时假富豪酒店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布值理会通过解除释机修住持及一切职务的决定,以及提出该会作为合法拥有妈阁庙产业权的理据,如该 来源:http://www.bigan.cn/stemmata/Mazu_99.html –

Singapore Lim see Tai Chong Soo Kiu-leong tong FamilySelf-management Association
宗亲联谊会

新加坡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家族自治会(Singapore Lim see Tai Chong Soo Kiu-leong tong FamilySelf-management Association.)

新加坡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家族自治会 林氏论坛(lin.bigan.cn) & 林氏宗亲网(www.bigan.cn)讯: 新加坡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家族自治会5月9日为祖姑天后庆祝诞辰暨春祭,同日召开会员大会,也将于5月18日至20日组团到中国河南卫辉市参加财神爷比干公3099周年诞辰庆典,报名截止日期是本月31日,电话:62217374。 From:联合早报 http://www.zaobao.com/sp/sp070423_525.html关于新加坡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家族自治会: 新加坡“林氏家族自治会—九龙堂”始建于一九二八年,其前身 为“福建九龙堂公司”。“福建九龙堂公司”始创于一八五七年 ,因当时新加坡为英国殖民地,按英人习惯,称之为公司。早期 ,设备简陋,规模甚小会员仅限于闽籍林氏宗人。 一八九零年,林文庆博士及先辈,推举福建九龙堂公司的信托人 ,管理在小坡鲁马班让的店及红山的地皮。 一九二八年,福建广东两籍宗人建议合作,成立“林氏家族自治 会”,并集合族人七百余名,乐捐叻币(新币)十数万元,以为 建祠基金。一九二九年,建成现址,即“新加坡林氏大宗祠九龙 堂家族自治会”两层楼式宗祠。大宗祠正门左右侧迄今仍保留有 发动者林路、庆年、金殿、国和、世魁、水、竹斋、秉祥、树森 、戊己、汉河、深泽、忠美、淑恭、雨严、运三、文姜、文田等 等林氏宗长先辈所留下“始建新加坡九龙堂记”及当时乐捐者的 芳名。

宗亲联谊会

厦门林尔嘉的百年菽庄花园有望修复!

林氏论坛(lin.bigan.cn) & 林氏宗亲网(www.bigan.cn)讯:     资料:林尔嘉的百年菽庄花园几十年来为厦门市提供大量门票收入后,却长期未得到修缮,于2006年5月30日下午15时部分建筑在风雨中倒塌。可惜!可叹!在厦门的各个大型网络社区,例如小鱼论坛等,引起广大网民的公愤!     林尔嘉(1875~1951年),字菽庄,又字叔臧,晚号百忍老人。福建龙溪人,出生于台北一个官僚家庭。少年时不屑为章句之学,而好论人才盛衰、时政得失。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岛及周边岛屿割让给日本。林尔嘉及其父愤慨于国土的沦丧,不愿作清朝弃民,毅然放弃在台湾的庞大产业,举家迁龙溪乡下。林尔嘉随父回乡后,常与知己谈论救国救民之道。当时有参议王清穆考察东南商务,赞赏尔嘉才识,力荐于朝廷,尔嘉被用为道员,调入京师任职。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林尔嘉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兼厦门商务总会总理。为使国家富强以抗外侮,他提出许多改革经济的积极建议。他认为朝廷应注重振兴商务,大力创建工业,发展出口商品,开矿铸银,修建铁路,整理税收,削减冗费,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他致力于兴办厦门电话、电灯公司等实业。还竭力维护地方治安,保障商民的正当权利。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陈宝琛任福建铁路总理时,敦请他襄助,并聘为商部顾问。 光绪末年,清政府一度计划整建海陆军,林尔嘉出于爱国热忱,捐献巨款,被晋升为侍郎。不料这笔捐款却被挪用修复遭八国联军破坏的颐和园。他的爱国宿愿成为泡影,愤而辞职归里。他居乡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热心救灾济贫,施棺舍药,常捐资赞助地方公益事业。光绪三十年(1904年),寄居的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他任租界工部局董事会董事,凡事关国体荣辱,华民利害,总是不避威胁,据理力争,深受国人敬佩。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龙溪、南靖两县水灾,他向海外募银3万两,兴修堤坝。民众感其功德。 民国元年(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林尔嘉被推举为参议院候补委员,民国4年,出任福建省行政讨论会会长。他勇于论列时政,兴利革弊,又协赞外交,勋劳颇著。同年8月,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唆使福建省政府的党羽诱胁尔嘉上“劝进表”,拥袁称帝,被他严辞拒绝。“洪宪”帝制破灭后,他被选为厦门市政会会长,因公务纷繁,心力交瘁,任职4年后赴瑞士养病7年。 林尔嘉早年回乡时,为将来退隐计,即在鼓浪屿营建造型别致的滨海别墅——菽庄花园,从瑞士养病回国后便隐居于此。赋闲期间,他经常邀约游宦、通儒、骚人墨客吟对,并结成菽庄吟社,刊行《菽庄丛刻八种》。民国27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厦门,他避走南洋,继续整理出版《菽庄丛书》6部。民国34年,日本投降,他回到阔别50年的台湾。 1951年,林尔嘉病逝,终年76岁。 鼓浪屿“四林”故居有望修复–海峡网-厦门晚报   厦门晚报:本报讯 (记者龚小莞)记者昨日获悉,国家文物局计财处、博物馆处负责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专家,以及广西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的有关专家于上周组团来厦考察涉台文物,目前已确定拨款抢修鼓浪屿的“四林”(林祖密、林语堂、林尔嘉和林巧稚)故居   据带领专家考察文物的厦门市博物馆原馆长龚洁透露,在全国两会期间,有30多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关心涉台文物的保护问题,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重视,决定拨出8000万元专款,作为首批文物维修保护资金。据了解,涉台文物主要分布在海峡西岸的福建厦漳泉及广东、浙江等地,而“涉台文物”的概念最早是由厦门提出的,也是厦门最早公布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保护。上周,国家文物局派出专家团来到福建,厦门是重点考察区域。专家团在龚洁的带领下考察了多处涉台文物后,确定了“四林”故居为重点抢救保护对象。    据介绍,林祖密是台湾抗法名将林朝栋之子,他的故居宫保第的院落和庭院至今保持原样,但房屋已破败不堪,面临坍塌的危险,亟待抢救;林语堂上个世纪60年代在台湾定居,他的故居也处于风雨飘摇中;林尔嘉是台湾名绅林维源之子,与台湾的关系更为直接,林尔嘉故居在去年刮台风时坍塌了一角,现在已被整体拆除,留给世人一声声的叹息,林氏府中的其他建筑也已年久失修;林巧稚的哥哥住在台湾,她与台湾也有密切的关系,林巧稚故居是“四林”中保存得相对完好的,但也需要重新修整。    据悉,国家文物局将从8000万专款中,拨出一部分用于修缮厦门的“四林”故居。 来源:http://www.bigan.cn/stemmata/linshi_85.html –

宗亲联谊会

卫辉市市长张湘衡石狮市比干学术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比干大厦、纪念堂剪彩

卫辉市市长张湘衡石狮市比干学术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比干大厦、纪念堂剪 林氏论坛(lin.bigan.cn) & 林氏宗亲网(www.bigan.cn)讯: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值此秋高气爽的美好时节,我们相聚在这里,参加石狮市比干学术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大厦、纪念堂剪彩仪式,我很荣幸率团参加此次盛会,与来自海内外的比干后裔、林姓宗亲和各界宾朋交流沟通。首先,我代表中国·卫辉比干纪念会,对石狮市比干学术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大厦、纪念堂的剪彩,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向远道而来出席此次盛会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石狮市比干学术研究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同海内外广大比干后裔的联系,与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许多林氏团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在比干文化研究、传播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发起兴建比干大厦和比干纪念堂,更是为广大比干后裔寻根问祖,缅怀先贤,追远报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深入系统研究比干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海内外比干后裔的血缘联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血缘同宗,文化同源,寻根问祖,根在卫辉。无论是闽粤林姓宗亲、台湾林姓宗亲,以至众多海外比干后裔,每当论及河南卫辉,谈及卫辉比干庙,总是心驰神往,倍感亲切。1992年以来,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60多个林氏团体,30余万人次到比干庙寻根谒祖,尤其是福建石狮市比干学术研究会,更是多次派团参加祭祖活动,为比干庙的建设献计出力,与卫辉市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今天,是石狮市比干学术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比干大厦、比干纪念堂落成剪彩的大喜日子。借此机会,我真诚地希望石狮市比干学术研究会进一步弘扬比干精神,繁荣比干文化,为比干学术的不断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同时,也衷心地希望石狮市比干学术研究会和广大比干后裔与祖地卫辉进一步加强联系,扩大交流,增进友谊,愿我们的友谊像比干庙的古柏一样常青不衰,愿我们的感情像比干文化一样源远流长。 最后,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原中国·卫辉比干纪念会常务会长、卫辉市市长   张湘衡)

宗亲联谊会

台湾林祖姑世界天上圣母会谒祖团一行前来比干庙祭祖观光

林氏论坛(lin.bigan.cn) & 林氏宗亲网(www.bigan.cn)讯: 台湾林祖姑世界天上圣母会谒祖团一行前来比干庙祭祖观光      2006年9月28日,台湾林祖姑世界天上圣母会以林清钦理事长为首的谒祖团一行46人前来比干庙祭祖观光。比干是林姓的太师祖,是爱国忠贞的杰出楷模,比干的精神为万世景仰并得以后人传承和发扬。林姓是个英雄辈出的姓氏,被誉为“天上圣母、人间妈祖”的妈祖林默娘是比干后裔中杰出的女性代表。福建、台湾等地的居民大多笃信妈祖,他们不仅把她视为航海保护神,而且作为年岁丰收和保境平安的象征。在以福建为中心的一些地区,处处可见妈祖庙和祭祀妈祖的活动,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整整1000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未曾有过的。它虽几经起落,但至今在全国各地,特别是福建沿海和台湾仍然十分风行,尤其是在台湾,妈祖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祭祀妈祖的妈祖庙多达五百余座。     台湾林祖姑世界天上圣母会即是以供奉妈祖,信仰妈祖为主的民间团体,汇聚了台湾彰化县广大的林姓后裔的杰出代表。 谒祖团一行虔诚的怀抱着妈祖神像,排着整齐的队伍步入了比干庙。在悠扬的钟鼓声中,台湾林祖姑世界天上圣母会谒祖团以太牢的礼仪进行了隆重的祭典,袅袅的香火缭绕,寄托着后世儿女对先祖的崇敬,对回家的渴盼。看到大家对谒祖团一行不走中门而绕道左门不解时,副理事长林炎城说,早就听说比干庙在卫辉,只是没有妥当时机前来,迟至今天,在妈祖的感召下,踏上故土祖庙,很是惭愧,所以无颜走中门,就从旁门进入大殿。同时,彰化县林姓宗亲会理事长、县农田水利会会务委员林毓源建议,比干庙应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密切大陆和台湾的联络联系,争取让更多的林姓后裔和海外赤子前来祭祖敬宗,旅游观光。随后,谒祖团一行又赴林坚出生地进行参观。 来源:http://www.bigan.cn/stemmata/linshi_54.html – 更多资料请登陆林氏论坛:http://lin.bigan.cn/

宗亲联谊会

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又添"新军"

林氏论坛(lin.bigan.cn) & 林氏宗亲网(www.bigan.cn)讯:19日下午,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又添“新军”,一批由民国海军军官林毅之子林洪杰、林洪龙捐献的海军文物正式进入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此批文物有望近期与游人相见。   据捐赠文物的林氏兄弟介绍,他们的父亲林毅毕业于黄埔军校,曾担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海军警卫营副营长、东北海军江防舰队江通舰舰长。此次捐献的文物有民国初年的铜制船用信号灯、铜制军用望远镜、铜制舰船模型、木制船用罗盘,以及林毅先生的自传、军服上的铜制和贝壳制纽扣、读过的线装书籍等物品。   曾在福建省电力培训中心担任高级教师的林洪龙告诉记者,前年他和哥哥参观船政文化博物馆时,就产生了将父亲的遗物捐给博物馆的想法。他们认为:“东西放在这里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海军的历史,比放在家里更有意义。”   据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馆长吴登峰介绍,这批文物将很快在博物馆与游人见面。   (福州晚报记者 白戈 通讯员 于千)    背景资料: 清同治六年(1867年)船政大臣沈葆桢在马尾创建了船政学堂,这是我国最早创办培养海军军官的地方。船政学堂分前学堂(造船班)、后学堂(驾驶班、轮机班)。学期均为5年,学习内容完全是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学生不但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下厂实习手艺,真可谓理论联系实际,学校对学员要求十分严格。马尾船政学堂至1913年改称海军学校时止,历时46年,共培养了629名毕业生。著名将领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就是其中的姣姣者。在我国军界、造船界、航运界有着开创性的地位,它不但培养了人才,而且在办学方面积累了经验。 清同治十三年(1874),福州船政局拥有的舰船已初具规模,有万年青、湄云、福星、伏波、安澜、镇海、扬武、飞云、靖远、振威、济安、永保、琛航、大雅等14艘,又从国外购得海东云、长胜、建威3舰,共有17艘军舰。经过数年发展后,至第三任轮船统领彭楚汉时,清廷为加强台海防务,于1879年7月4日颁上谕,清政府诏令闽局轮船先行练成一军,福建水师宣布成立。到中法战争前,福建船政水师已经成为中国吨位最大的一支舰队。1884年8月23日,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马尾海战爆发。闽浙总督何 来源:http://www.bigan.cn/stemmata/linshi_29.html – 更多资料请登陆林氏论坛:http://lin.bigan.cn/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