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国学

中国姓氏文化与姓氏寻根 华人祖根大半在河南

形形色色的姓氏寻根追宗,全不能避开河南。因为《新百家姓》中,有73个姓氏能在河南找到发源地,而且有48个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就在河南。河南处于河洛一带,河洛是黄河与洛水的简称,也指黄河中下游和洛水流域的一些主要地区,是中原地区最核心的部位。这片土地孕育了母系氏族社会最繁荣的代表——仰韶文化,曾经是“人祖”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和帝喾的活动区域,还是夏和商的国都所在地、政治与文化中心,“八大古都河南居半”,无论如何,炎黄子孙的祖先曾经深情地眷念这片土地是毋庸置疑的,河南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都与姓氏的开端、发展息息相关。正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催生了这个“大姓的故乡“。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华文国学

新华网:透视中国姓氏寻根热

姓氏寻根作为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各地和姓氏研究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中国许多地方和研究界把寻根活动当成姓氏文化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带动了姓氏文化研究的繁荣。 专家指出,寻根的历史意义,在于普天下所有龙的传人不忘血统,不忘根本;寻根的现实意义,在于华夏民族的认同、团结、凝聚、合作。要加大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姓氏寻根组织服务,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 中原兴起“姓氏寻根热”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万姓同根,根在羲皇。10月17日至19日在河南周口市举行的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企业家和国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学者。本届姓氏文化节由中国侨联、中国文联、全国工商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周口市人民政府承办,文化节的主题是”万姓同根,万宗同源,寻根联谊,合作发展”。文化节期间,举行华人华侨公祭太昊伏羲大典、中华姓氏文化论坛及族谱展、”中华姓氏文化节个性化邮票”首发式、”祖地老家寻根情”联谊报告会以及多项点击浏览下一页寻根谒祖、艺术表演、文化旅游和商贸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内外迅速兴起的到中原河南寻根谒祖活动,在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期间达到又一个高潮。中原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贾斌说,此前各地举办的都是单个姓氏的文化寻根活动,而周口市举办的以”万姓同根”为主题的中华姓氏文化节,是一个创举,也非常地合适。在这里,姓氏文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非常人性化,容易被人们接受。 寻根是人类的天性,姓氏寻根就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长期研究姓氏寻根现象的社会学博士后、姓氏学研究专家王大良说,姓氏寻根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利用家谱寻根、以郡望堂号堂联寻根、以历史移民集散地和祖籍纪念地寻根等,其真正意义在于增强炎黄子孙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 有研究资料显示,在自古至今曾产生过上万个姓氏中,约有1000多个姓起源于河南,百家姓中有73个起源于河南。专家认为,中华人文始祖羲皇故都河南淮阳,是中华万姓的发祥地。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新斌等负责的一项寻根文化研究最新成果显示,这项研究涉及的具有开发价值的341个姓氏中,依数量多少而排列的300个大姓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171个;其中前100个大姓中有97个姓氏均与河南有关,77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 寻根的起点是海外,点击浏览下一页中转站是闽粤沿海地区,终点是中原河南。地处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姓氏之根的河南,理所当然地成了海内外华夏子孙姓氏寻根的集中地。河南省成立了省级姓氏研究机构,还有若干个专业委员会,与海内外姓氏研究机构或联谊机构、宗亲社团保持着密切联系,为寻根提供资料和咨询服务。据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林雪梅介绍,近20多年来,据侨务部门不完全统计,河南省共接待过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人数达30多万人的寻根谒祖团。世界陈氏、世界郑氏、世界谢氏等宗亲总会,都曾多次组织世界各国相关宗亲团体来河南寻根祭祖。 记者最近采访中了解到,今年8月,全球谢氏宗亲近千人在谢姓人的发源地河南南阳,举行了联谊恳亲大会;10月12日,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叶氏后裔代表500多人,共聚世界叶氏华人祖地河南叶县,举行了世界叶氏联谊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10月15日,千余海内外陈氏后人集会河南淮阳,共祭祖先。将于10月29日开始在河南荥阳举行的首届郑氏文化节,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郑氏华人报名参加。 “万姓同根”源于河南淮阳 谁都有名,谁都有姓,但姓氏文化的发源地在哪儿?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少姓氏?中国姓氏文化又是如何发展至今的?这一连串的疑问,在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上找到了答案。与会的海内外姓氏研究专家达成共识:中华万姓源于羲皇故都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祥地。 参加文化节的专家们一致认为, 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被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 馆”的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而河南省周口市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的故乡。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姓氏学专家袁达义,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贾斌,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新斌,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翔南等多位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史料,从不同的学术视角探讨、论证了伏羲、淮阳与中华姓氏文化起源、发展的渊源关系。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6500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由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各部落图腾的特色组成了新的图腾—龙。龙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龙的传人”便由此而来。 太昊伏羲定都于宛丘后,以龙纪官,分理宇内。他做网罟、画八卦、造甲历、养牺牲,去穴巢之居,改茹腥之食,兴礼教以导文,造干戈而饰武,开创了中华远古文明,被尊为”人文始祖”。特别是伏羲定姓氏、制嫁娶,创立了男女对偶婚的婚配制度。伏羲自定风姓,其他或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所种植物为姓,或以居所为姓,或以官职为姓等,华夏姓氏自此起源。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姓氏族有10000多个,现在常用的有3000多个,如果溯流而上,均可追溯至太昊伏羲,其中李、陈、王、孙、胡等100多个大姓直接起源于淮阳。伏羲之后,中华民族姓氏虽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但总过程没有变,众多姓氏同根同族,互为依存,血脉相连。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文化,牢牢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太昊伏羲陵成为寻根祭祖圣地 太昊伏羲功盖百王德配天地,龙之传人尊崇始祖礼继古今。10月18日上午,肩披黄色披巾的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国内企业界人士,和当地各界人士一起,位于河南周口市淮阳县的太昊伏羲陵园内,举行了甲申年公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点击浏览下一页。太昊伏羲陵是中华始祖、”三皇之首”太昊伏羲长眠的地方,也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 从古到今,太昊伏羲陵前香火不断,历代皇室望族、文人墨客均来淮阳朝宗谒祖,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日,这里都举行规模盛大的朝祖庙会,吸引国内外游人香客纷纷前来,日客流量最多时达20万人次,形成群众性朝拜活动的高潮。

华文国学

全球华人网上关注农历三月三黄帝祭祀大典

两万余人网上拜祖 五万多人网上签名点击超过千万人次 涉及全球五个大洲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于4月19日(农历三月三)在新郑举行,而在网上,全球华人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要么写下发自肺腑的留言,要么在网上献酒、献茶、献斋菜。据统计,在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专题网站上,网上拜祖的网友就有2万多人,参与签名的更多达5万多人。 据悉,本届拜祖大典将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华人华裔华商社团代表,以及两万名民众参与,规模空前,四海关注。大河网、人民网、新浪网和中原新闻网等为此联合开通了专题网站。为了让无法到现场的全球炎黄儿女也实现拜祖心愿,接受全球华人网上拜祖,90多家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作了链接。世界各地的网友纷纷在网上拜祖留言,一个昵称为“阿海”的网友留言说:我是在美国的华人,很高兴有这个平台可以拜谒祖先,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 专设英语频道,主动向世界宣传炎黄文化、宣传发展的河南 借助拜祖大典,各网站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向世界展示厚重的炎黄文化和快速发展的新河南,除新闻报道之外,还开辟有“故里景观”、“姓氏寻根”、“历史文化”、“招商引资”等专栏,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为加强对外宣传,有些网站还开设了英文频道。一位外国网友在新浪网上留言说:“The Chinese nation is old and my sterious,I have been looking for ward

华文国学

海外华人带来姓氏寻根热

从“珠玑古巷”到“中华姓氏寻根园”,中国不少地方出现姓氏寻根热潮,许多地方纷纷建设姓氏文化园,举办拜祖寻根活动,并且开发姓氏文化产品—— 姓氏寻根热。

华文国学

汉服

汉服是指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在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华夏(汉后又称汉民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的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华夏(汉)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

华文国学

中文汉语(又称国语、华语)

林氏论坛(lin.bigan.cn) & 林氏宗亲网(www.bigan.cn)讯: 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文之一,亦为当今世界上作为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除中国外,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是广泛使用汉语的国家。在中国港澳地区,汉语被定为官方语言,而在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作为非法定的行政用语。很多国家都开始将汉语列为第二语言,加入授课内容。 狭义的“汉语”仅指现代标准汉语,是以北京话为标准语音、以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在非表音情况下,仅指现代白话文的书面语,其他的方言白话文不能作为书面语。中国的中小学中教授汉语的文字、语法、文学等的科目叫语文、中文、国文等,都是汉语文的称谓。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语文课,以普通话(国语)授课;在香港和澳门因通行粤语,所以学校会以粤语授课。中国大陆、中国港澳的“普通话”、中国台湾的“国语”、海外华人华侨的“华语”大体上是相同的,只在个别字词的读音上有些微区别。此外,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是以繁体中文为主要文字的地区。 中国的语言学家多认为汉语是一种单一的语言,但国外部分语言学家和中国国内的一些语言学家以及一些地方主义者认为汉语作为一个语族是官话、粤语、吴语、闽语、客家话等语言的统称,即汉语是由一簇亲属语言组成的语族,但综合起来看仍是一门语言。 在2007年的国际认证ISO 639-3国际语种代号的编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把汉语分为13种方言,闽东方言(cdo)、晋方言(cjy)、官方言(cmn)、莆仙方言(cpx)、徽方言(czh)、闽中方言(czo)、赣方言(gan),客家方言(hak)、湘方言(hsn)、闽北方言(mnp)、闽南方言(nan)、吴方言(wuu)、粤方言(yue)。 汉语历史沿革 上古 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朝时还有三千国,周初分封八百诸侯,而“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礼记·王制》)。 《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居阳武,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

华文国学

中国第一大姓氏李氏的来源

  李氏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李姓的来历有数百种,以下是文字记载的可以考究的来源.来源中国家谱研究网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等16姓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这就是李姓来源最多的一种来源. 4、改自林姓,在福建泉州及闽南一带有一望族李林氏,众十万,为明代时福建泉州晋江的一支林姓人为了避祸的缘故改姓为李姓,有载“清源林李宗谱”。与林氏同奉文财神比干为始祖.以李贽最为出名.  

华文国学

历代黄帝祭文,黄帝陵祭文鉴赏

以下是收录的经典优秀的黄帝陵祭文,为文革前后所作,文革期间华夏始祖炎黄两帝陵墓被毁坏,之祭文其中言词以歌功颂德伟大毛泽东为主,祭文成歌颂毛氏之祭文,其文字肉麻,更有对先祖大不敬之言,故不收录,以下祭文皆为文革之前后作. 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撰黄帝陵祭文,为黄帝陵恭读祭文之始。 部分不完善. 明太祖洪武四年祭文: 皇帝谨遣中书管勾甘,敢昭告於黄帝轩辕氏: 朕生后世,为民於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 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於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於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孙中山先生在黄帝陵写的祭词祭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千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中国共产党祭黄帝文 朱德 毛泽东 1937.4.5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 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披遐荒, www.lincha.com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 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 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

华文国学

黄帝陵(Huangdi Mausoleum)

黄帝陵(Huangdi Mausoleum)位于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桥陵,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衣冠陵寝。1961年,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为古墓葬第一号,故有“天下第一陵”之称。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桥山黄帝陵相传创自汉代,唐太宗大历中期在城北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下令移建于今址。元至正,明天启、崇祯,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及后期叠有重修,均有碑记载或录于县志中。因黄帝为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始祖,历代历年均有炎黄子孙在此祭拜! 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汉武帝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和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陵前的“黄帝手植柏”树龄高达五千年以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黄帝陵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是历史上历朝历代国家大祭的场所,成为历史上一项政治制度。历史上从汉代先后有历代皇帝亲临祭祀或者祭文,如汉武帝、唐代宗、宋仁宗、元世祖、朱元璋、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明世宗、明武宗、明神宗、明穆宗、明熹宗、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等,近代有孙中山、蒋介石、毛主席、朱德、邓小平、江泽民 等国家领导人的亲笔祭文和题词。以及连战、宋楚瑜、何厚铧等爱国人士。 2014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将黄帝陵保护上升为国家法规,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制定黄帝陵保护行政法规。目前正准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华夏族人文初祖黄帝的介绍:http://www.bigan.cn/guoxue/sino_82.html 黄帝陵就在桥山之巅。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砌花护围。桥山,面积333公顷。6万株古柏参天遍野,长青不凋。山顶有一块“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在“下马石”左前方,有十数米高的大土丘,碑称“汉武仙台”,传汉武帝北征匈奴,归来时祭祀黄陵所筑。由此北行二三十米,就是黄帝陵。陵前大石碑上刻有“桥山龙驭” 4个大字,相传黄帝即由此乘龙升天。再前有祭亭,红柱绿瓦,四角飞檐,亭中石碑刻“黄帝陵”3字,系1958年郭沫若所书。 著名诗人贺敬之在铸原即兴吟诵:中华五千年,史证灵宝见。荆山登高望,古今两惊叹。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淡季50旺季90

华文国学

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Huangdi;Yellow Emperor)

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Huangdi;Yellow Emperor),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1]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黄帝带领古华夏部落联盟统一黄河边诸部落,败炎帝于阪泉,败蚩尤,成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据《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汉武帝筑祠祭黄帝,后代皇帝又在桥山之巅建了轩辕庙,历代均有祭祀活动。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撰祭文,为黄帝陵恭读祭文之始。清代开创者虽为满人,但仍奉黄帝为祖先,祭祀活动较明代更为宏大。1912年,中华民国开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委派要员15人组团祭拜轩辕黄帝,并亲撰祭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到处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中国七大古都确认机构)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郑州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另有传说黄帝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农历二月初二(参见二月二)。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涿鹿。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发明指南车,造舟车弓矢;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      今日在陕西省的桥山有黄帝陵,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于此。      黄帝与炎帝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 来源:http://www.bigan.cn/guoxue/sino_82.html – 更多资料请登陆林氏论坛:http://lin.bigan.cn/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