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广东

林氏名人

潮汕第一状元林大钦 – 廷策对

林大钦(1512~1545)明代状元,字敬夫,号东莆。潮州潮安县金石镇人。林大钦小名大茂,小时因深得启蒙老师叶蓁的赏识而更名大钦。幼家贫失怙,聪颖嗜学。嘉靖壬辰(1532)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以母老乞归,结讲堂于桑浦华岩山,与乡子弟讲贯六经,究性命之旨。嘉靖十九年(1540)母逝,因哀伤过度,大病一场。嘉靖二十四年(1545)葬母于桑浦山之麓,在归途中病卒,终年34岁。著有《东莆先生文集》。 广东林氏状元林大钦试卷 此为保存至今的林氏状元林大钦试卷。林大钦,年十二喜读苏氏嘉事占集,操笔为文屈注奔腾神气与大苏文宛肖。嘉靖辛卯,举于乡第六人,壬辰赐进士装元及第,年二十二岁。明嘉靖十一年林大钦状元榜(1532年科举榜)乃潮汕人的第一位状元!  其廷对也,阁臣定孔生高生二卷,都御史汪公镏见文,诧曰:奈何答策无冒语,大学士张公孚敬曰:是娴苏氏策学者,必当上意,乃附二卷封进,上览之,亲擢第一,榜发,中外称庆,咸谓大魁得人。兹录全策如下: 青云千吕诗 应节偏千吕 亭亭在紫氛 缀空初布影 捧日巳成文 结盖祥选迥 为楼翠色分 还同起封上 更似出横汾 作瑞来藩国 呈祥表圣君 徘徊如有托 谁道此闲云 廷策对   皇帝制曰:朕惟人君,奉天命以统亿兆而为之主,必先之以咸有乐生,俾遂其安欲然后庶几尽父母斯民之任为无愧焉。夫民之所安者所欲者,必首之以衣与食,使无衣无食,未免有冻馁流离之害。夫匪耕则何以取食,弗蚕则何以资衣,斯二者,亦王者之所念而忧者也。今也耕者无几,而食者众。蚕者甚稀,而衣者多。又加以水旱、虫蝗之为灾,游情冗杂之为害,边有烟尘,内有盗贼,无怪乎民受殃而日甚一日也。固本朕不类寡昧所致,上不能参调化机,下不能作兴治理,实忧而且愧焉。然时有今昔,权有通变,不知何道可以致雨呖,时若灾害不生。百姓足食足衣,力乎农而务乎织,顺乎道而归乎化。子诸士明于理,识乎时,蕴抱于内而有以资我者,亦既久矣。当直陈所见所闻,备述于篇,朕亲览焉,勿惮勿隐。 臣对,臣智识愚昧,学术疏浅,不足以奉大问,窃惟陛下当亨泰之交,抚盈成之运,天下皆已大治,四海皆已无虞,而乃拳拳于百姓之未得所为忧,是岂非文王视民如伤之心耶,甚大美也。然臣之所惧者,陛下负聪明神智之资,秉刚睿仁圣之德,举天下之事,无足以难其为者,而微臣所计议,复不能有所补益于万一,陛下岂以其言为未可尽弃而有所取之耶。陛下临朝策士凡有几矣,异时莫不光扬其名声,宠绥其禄秩,然未闻天下之人有日天子某日降某策问某事用某策,济某功者,是岂策士之言皆无可适于用耶,抑或可适于用而未暇采之耶,是臣之所惧也。臣方欲为根极政要之说,明切时务之论,而不敢饰为迂阔空虚无用之文,以罔陛下。陛下若以其言为可信而不悉去之,试以臣策付之有司,责其可行,则臣终始之愿毕焉。如或言不适用,则臣有苷愚欺天之罪,俯伏以待罪谴,诚所甘心而不辞也。 […]

林氏名人

湖北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

<<林氏三兄弟>>目前国内唯一详尽生动描述林氏三兄弟传奇人生的传记著作,史料详实,图文并茂。林家三兄弟出身同一家族,成长于同一林家大院,一样是投身革命洪流,一样是功勋卓著,最后的结局和命运却迥然不同。一掊黄土掩埋不了千秋功罪,是非成败,留给后人评说。 林育英——虽死犹荣的革命家 林氏三兄弟中的林育英,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是在堂弟林育南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为了革命事业,他干过很多工作,办学校、当工人、办工厂、领导工运。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历尽千难万险。林育英到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会议,肩负重任返国后,在同张国焘的斗争以及抗日救亡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果不是因伤病早逝,他会有更多的传奇,也一定能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毛泽东一生惟一的一次给人抬棺,就是替林育英抬棺,足见他的贡献和影响之大。 林育南——功勋卓著的工运领袖 林育南是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宣传家和政论家。   林彪——葬身异国的军事家   林氏三兄弟中,林彪最为复杂。他既是军事家,又是出名的权术家,又惟他结局最惨。自堂兄林育南引他走上革命道路后,从北伐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每个阶段,他南征北战,组织指挥了许多关键性的大战役,屡建奇功,假如没有他和彭德怀指挥的铁军在湘江战役中起了关键作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难以通过蒋介石的最后一道封锁线,中国革命有可能因此失败。 在东北战场,因他的出色指挥,消灭了国民党大部分精锐之师,而且从白山黑水打到海角天涯,所以毛泽东特别器重他。“文革”中,唯一一位敢于顶撞斥骂江青的国家领导人物,拍马屁拍到M腿了.   林彪: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功臣.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同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营长、团长,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随军挺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4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1932年3月任红一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率部参加了长沙、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重要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指挥所部担任主攻任务。1934年10月率红一军团开始长征,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会后指挥所部参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夺占泸定桥等作战。同年9月任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后兼政治委员。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1942年2月回国。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与罗荣桓等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1948年底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先后指挥了湘赣、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关于林彪叛国投敌的资料,本站保留沉默的权利! 林彪之死乃国之殇!军之殇!   他在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组织指挥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青年、工人运动,收回了外国租界,筹备了多次国际及全国性的大会,创办、主编了近20种影响甚大的报刊,撰写了大量战斗性强、文词优美的政论文章,而且都是开创性的工作。如大多数名人婚姻不幸一样,他的婚姻也有颇多波折。可惜的是,这位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风华正茂的共产党奇才,被叛徒出卖给敌人,并借敌人之手杀害了。

林氏名人

“林三府”林朝阳

    林朝阳,字罴章,号桐轩,清代·安溪县新康里罗岩乡(今虎邱镇罗岩村)人。生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卒于同治初(1862年)。   林朝阳早年于广东省汕头经营“林乾太”茶行,创有大街一条,取福建安溪之意名为“福安街”;小巷三弄,亦以店号命名为“林乾太”。此一街三弄,是当时尚不太繁荣的汕头埠的主要街道,至今街巷皆存,名称未改。   道光年间(1821—1850年)林朝阳一夜之间被一董姓钱庄以倒闭形式侵吞纹银十万两,虽上诉不获受理,反被董姓讥讽道:“若要索取这些纹银,当待你任潮州父母官。”因此,林朝阳发愤弃商入仕,志在报失银之恨。   后经钦差大臣林则徐荐举,林朝阳先至四川押运铜锭,表现出色。后到潮州任职,历任潮粮分府钦加潮州府同知衔、前山军民府特授潮州粮捕、潮州水利分府兼海关税务随带加三级。潮、汕一带和安溪故里民众称之为“林三府”。   就在林朝阳任潮粮分府钦加潮州同知衔时,董钱庄再度与人发生诉讼,直接受理此案的恰是林朝阳。虽然此次理在董钱庄,但旁人皆谓董钱庄必然败讼。不料,林朝阳丝毫不计旧恨,秉公办案,判处董氏胜诉,时人竞相赞誉。董钱庄亦深感愧疚,遂将前所吞没的纹银归还原主。   林朝阳在潮州任职时,正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沿海一带常有小股英军骚扰,走私鸦片的不法奸商更是频繁出没。有司勒令林朝阳领前山军民府职前往绥靖。林朝阳虽为文官领武职,但竭力勤政,外抗敌军侵扰,内治不法奸商,有效地维持了潮、汕一带沿海的宁静与社会治安。咸丰十年(1860年)清廷特钦赐“绩著韩江”匾以彰其绩。   林朝阳病卒于任上。卒时,清廷为嘉其一生功绩,又特钦赐“克襄王事”匾。而今,“绩著韩江”、“克襄王事”二匾尚存安溪故里。     来源:泉州历史网

林氏名人

宋代忠义侯林端

宋忠义侯林端一家   □湄洲日报 林瑞 林劲松   林端,字开远,林蕴之十四世孙,世居兴化莆田贤良港。林端生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面对南宋国力日弱,民族危机日重,他少时决心效法祖逖,练好武功,报效祖国。嘉定十三年(1220),林端赴宋都临安参加会试,得中武进士,宋理宗宝庆时(1225—1227),官京湖宣抚副使。宝佑五年(1257)三月,他奉命征讨楚粤红苗,为国捐躯,灵柩归闽,葬于兴化城西化龙桥,赠封忠义侯。夫人蒋氏,祖籍迎仙桥,有武功,善打仗,人称之有“仙术”。这年九月,蒋氏化悲愤为力量,率领八子思难和九子思义,奋勇杀敌,获得大胜,完成了丈夫未尽之业。消息传到临安,宋理宗大悦,当即敕封她为“忠节得道助国夫人”。卒葬湖南甘棠镇。生九子:思明、思聪、思温、思恭、思忠、思敬、思向、思难、思义。   林端夫妇生前十分重视子女家庭教育,教他们既学文,又练武,成为有用的人。九子长大后,有五人中举人,三人中进士:思明、思恭中武举人,思聪中进士,思温、思敬、思向中举人,思难、思义中武进士。   思难,字惩吉,生于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淳元年(1241)会试中武进士,因随母征南有功,敕封定南尉,因家湖南靖州。思难娶宋代名臣蔡襄的孙女为妻,生三子:进祥、进祉、光景。公卒,蔡妣因思念故里,率子回莆田生活。进祉后来由武举升四川叙州府千总。   思义,字廉吉,生于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淳四年(1244)会试中武进士,宝四年(1256)升任都督府宣武副使。次年,因随母征南有功,特命镇守渠南军,甚得民心。后年老辞官,遂家湖南龙宝夏郡。元世祖在位时,追念先朝有功之臣,思义被追封为征边千户侯。夫人陈氏生进祚。进祚生定辅……   明洪武五年(1372),思义的七世孙溢,随营从戎,率部克服贵州黎平府草坪、上黄、铜关等处,立下战功,被封为江阴侯,赐名荣甫,奉承郎,世袭洪州、泊里军民长官司官衔,因而就定居黎平洪州司,成为黎平洪州、泊里、锦屏、婆洞、榕江、八开、塞稿、审团等地林氏起祖。   洪武三十年(1397),林溢的曾孙宽率贵州省古州、上婆洞等十二司四十八寨侗族民众十数万起义,反抗明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暴政,攻克贵州、湖南、广东十多个县城,声势大振,后因朱祯亲率三十万京卫军镇压而失败,被诛。现政府列林宽为民族英雄领袖之一,芳名永垂不朽于贵州。

林氏名人

林氏仕籍续考 –台湾雾峰林氏家谱

林氏仕籍续考 –摘自台湾雾峰林氏家谱 旧谱仕籍考,自周至东晋禄公;其后南北诸林均无续之者,寧非憾事!今自东晋景公始,录至清季;南渡以来之人物,略见於此。吾宗中,他日有谱学专家发扬光大,为力尚多,企予望之。幼春谨识。 景公、字明彻,晋咸和五年,授通直郎;从朱宝平南有功,加授镇威將军、散骑常侍,封桂阳郡平南侯。 缓公、字义和,晋永和中,从桓温伐蜀,破姚襄,累迁散骑常侍,封桂阳郡南平开国侯。 格公、字世標,晋寧康元年,授郎中令。 靖之公、字居广,宋景平元年;授雄战將军,改建阳令。 遂之公、字孟成,晋太元十二年,由郡三礼任主薄,迁东莞郡南海县令。 遯民公、字廷隱,五季宋元嘉三年,任郡功曹,转给事中。 玉珍公、字世宝,五季宋大明元年,补功曹。 元次公、字有仲、一字子聪,仕梁,任建安县令。 茂公、字汝盛,隋开皇三年,任右丞公;由晋江迁北螺村,为九牧闕下祖。 孝宝公、字宗珍,周武成二年,补国子祭酒;隋开皇六年,转河南县令,迁泉州刺史。 文济公、字季悦,隋时,任为洛州刺史;迁侍御史,安抚洛州、广州等处。 都公、字帝举、一字允平,隋任建安郡常侍参军。 玄泰公、字履贞,唐永昌元年,举茂才,策对第三名;拜內校文章博士,迁瀛州剌史。 万宠公、字圣公,唐开元八年,明经及第,授新安郡文学,累迁长史、饶州太守,改高平郡诸军事行高平太守。 韜公、字茂復,唐天宝三年,諫议大夫,迁礼部侍郎。 披公、字茂彦,唐莆田人。(「续书一览」即记李棲筠荐授太子詹事;子九人,俱为刺史,號九林)。 昌公、字茂吉,唐披公之弟也:篤学力行。隱居不仕。以子萍贵,赠中宪大夫。

林氏名人

入闽晋安林氏始祖“林禄”公

    闽林始祖颖公之次子禄公字世荫,西晋黄门侍郎颖公次子。生于西晋泰始十年,居下邳梓桐乡。西晋惠帝时任安东琅玡王府参军,镇下邳。永嘉初(公元三O七)随琅玡王移镇建邺,除给事中、黄门侍郎。建兴元年,从王敦讨杜玡,立下战功,迁招远将军,散骑常侍。时五胡乱华,西晋怀、愍二帝相继被俘,公佐司马睿即位建康,匡扶晋室,任合浦太守。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三二五)诏归,奉敕守晋安郡,迁家居晋安,为开闽林姓始祖。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三二七),苏峻、祖约叛乱,越年攻陷京都。公奉命讨伐,建立功勋。公披肝沥胆,匡扶晋室,为元、明、成、康、穆五世良佐。卒于官,时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三五六)九月初九,享寿六十有八。追封晋安郡王,墓葬温陵九龙之岗(今惠安涂岭),穴名龙马毓奇。夫人张氏、孔氏,皆封为贵人。生七子:恭、晖、畅、期、雅、暹、景,皆显贵。 林禄公晋代入闽林氏又称晋安林氏.其后遍布今福建、广东、台湾、广西及东南亚一带,后裔数千万,堪称林氏第一旺族。 林禄公生西晋武帝泰始十年 己酉正月初七日子时 卒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 丙辰九月初九日未时. 晋安郡王林禄之墓位于泉港区涂岭镇清美村九龙岗,亦为闽林始祖陵。 林禄于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卒后,即迁葬九龙岗。其墓为夫妻合茔,呈“凤”字形,占地800多平方米。墓前有坊门一座,正中匾镌“闽林始祖”,左柱镌“东晋名藩”,右柱镌“开闽世胄”,左右分列华表二、旗杆柱四。三层墓埕逐级外扩,有石翁仲二、石羊二。墓园右侧通往水曲村路边有一巨石,上镌宋·朱熹题字“长山世缙”。 《惠安县志》也有记载:将军墓在县北十三都龙头岭,有石三簇,前有石冠、石笏,后有石羊、石马。诸峰盘旋,形势特异。 林禄墓历代有多次维修。 明·嘉靖四年(1525年),刑部尚书林俊在墓碑上书“莆林始祖晋安郡王禄公墓”。 明·天启七年(1627年),惠安教谕林齐圣会同举人林徽龙重修,立“龙马毓奇”碑于墓前。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惠安教谕林清标邀集兴化、泉州、漳州诸族人集资大修,建石坊一座,上书“闽林始祖”4个大字,并于墓侧建郡王祠。 文革期间曾遭毁坏,后依原来式样重新修建。 1996年,在九龙岗西北处建造妈祖庙,供奉林禄二十三世孙女“海神妈祖”林默娘。

林氏名人

部分福建泉州古代林氏名人

林禄、林披、林伋、林鹏抟、林模、林驽、林悦 、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林滂、林焌、林一桂、林朝阳(字罴章,谥桐轩)、林湜、林九如、林道、林云程(字登卿,号震西)、林炳、林外(字岂尘,号肇殷)、林知(字子默)、林来鹏(字思奋,号思膺)、林鹤年(字氅云)、林翀鹤(字佑安)、林骚(字叔潜,号醒我)、林文斗 、林洪(字龙发,号可山)、林希元(字懋贞,号次崖)、林日胜、林文彬(字质夫,号显斋)、林兴珠(原名进周,字而梁)、林俊(字士孝,号万青)、林贤(字克希,号尊一)、林春庆(谱名章木苔,字赠孝,号佩玉)、林元品(又名文濬)、林易庵、林宗臣(字景何)、林钎(字实甫,号鹤胎)、林欲楫(字仕济,号季翀,别号平庵)、林欲栋(字世隆,号翀汉)、林孕昌(允昌、胤昌,字为磬,号素庵)、林学曾(字志唯,号省庵)、林楠(又名林中楠)、林昭庆(字显之,又名庆禅师)、林八郎(名福龙)、林仲虎(字景瞻,号定窗) 林禄 闽林始祖。晋安郡王。 林披 林禄十六世孙,唐朝太子瞻事。生有九子,都在唐·贞元年间先后登科同为刺史,号称九牧。 林伋 生卒未详。北宋·兴化进士,晋江县尉,遂家泉州新门外笋江畔(霞州)。为宋九牧林泉州始祖,其后裔霞州林氏兄弟九人,俱任知州之职,世称“宋九牧”。与莆田“唐九牧”并誉。 林鹏抟 明末德化县桂阳乡桂阳村太平寨人。中举后官至山东武定州正堂,廉正爱民,深孚众望。回乡后在桂阳乡址太平寨下建厝,后人据此称桂阳乡政府所在地为“官厅洋”。 林模 清初德化县桂阳乡桂阳村太平寨人。太平寨头名进士,由康熙帝殿试钦点。曾协修《德化县志》,并率族人据寨抵御外患。后任湖广兴宁知县、广东普宁知县,体恤民疾,兴利除弊,民呼“青天”。 林驽 明·泉州人,李贽的二世祖(林李同宗)。自泉发航突鲁谟厮(或译火鲁没思)经商,后娶波斯女为妻,双双返国偕老,卒葬于泉。 林悦 林禄后裔,北宋侍御史。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乞归故里祭扫祖坟,宋仁宗调阅林氏宗谱后,在谱首御书“忠孝”二字,矜(金字旁)以御宝,并赠诗二首,“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永春县蓬壶镇美山村林氏宗祠乃有忠孝堂之誉。 林嗣环 字起八,号铁崖,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 (一)

林氏名人

天上圣母妈祖

在宋,元,明,清受到的国家祀典就达36次,其最长封号“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后来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时,“经礼部核议,以为封号字号过多,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上‘嘉佑’二字。”湄洲妈祖祖庙,尊称湄洲祖庙.历朝历代皇家赐昭增建,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在文革期间被损毁殆尽,改革开放后,在全球各地信众的支援下,重建起了妈祖庙. 澳门的英文Macau就是妈祖的简称。 台湾的妈祖信仰十分普遍,台胞三分之一约1700万以上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其中台南一地即有116座。它们的名字很多,有的叫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有的叫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也有的叫文元堂、朝天宫、双慈亭、安澜厅、中兴公厝、纷阳殿、提标馆等。 妈祖为福建九牧林氏六房林蕴后裔,福建、台湾、广东及东南亚的林氏宗亲都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全世界5000多座妈祖庙,妈祖信众达 2.5 亿人之多,几乎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妈祖宫,都信奉妈祖,妈祖成了90%海外华人的共同信仰。据统计妈祖为世界三大宗教信仰之一。其中妈祖灵签每年吸引数百万信众前来. 海上女神的信仰: 自宋以来直至清代,海神妈祖成了三大由国家祭典春秋二祭的神明(黄帝、孔子和妈祖)由历代国家祭祀的中国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妈祖宫为核心,形成庞大的妈祖宫群,有一亿多妈祖信徒。台湾信徒,占台湾人口的 70% 以上。新加坡的妈祖信徒占总人口数的 70%。香港和澳门的妈祖信徒达居民人口的 50% 以上,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占该国人口的重要比例而妈祖的信徒则占了华侨人口的 80% 以上。此外,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很大数量的华人,也都是以妈祖信仰为主要信仰。而在日本的华侨也是以妈祖信仰为主。而信众也居多是与海洋有关的,当之无愧地成为台湾及东南亚华人华侨的共同信仰. 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春秋二祭。参考有关资料择列如下:http://www.mz-mazu.org.cn/ 1、宋代14次: 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封灵惠夫人。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封灵惠昭应夫人。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封灵惠昭应崇福夫人。

林氏名人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号少穆、石麟,晚号竣村老人,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史学界称林则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1785年8月30日出生,清嘉庆三年(1798年)十四岁参加县试,考中秀才,就学鳌峰书院。与本城朱紫坊名儒、前河南永城知县郑大谟的长女郑淑卿订婚。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道光三年(1823年),由江南淮海道升任江苏按察使,廉明办案,倡捐赈灾。翌年,署江苏布政使。道光七年(1827年),任陕西按察使、署布政使。道光十年、十一年(1830、1831年),相继调任湖北、河南、江宁三省布政使,在兴修水利、救灾办赈、整顿吏治等方面多有兴革,升任河东河道总督。道光十二年(1832年),擢江苏巡抚,曾两度署理两江总督,处理钱漕、灾赈、水利、盐政、货币等实际问题,博得百姓爱戴。 嘉庆九年(1804)林则徐中举。十一年(1806)林则徐赴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次年应福建巡抚张师诚招入幕府。十六年(1811)中进士,选庶吉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后历任编修、协修等京官,两度外放江西、云南乡试考官。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 道光十年(1830)林则徐任湖北、河南布政使,次年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其间,不辞劳苦,不避怨嫌,积极铲除弊端,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十二年授江苏巡抚,曾奉命驱逐在吴淞口外刺探情报的英国胡夏米商船,又协助两江总督陶澍,采取许多利国便民的经济改革措施。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不顾朝廷斥责,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疏浚白茆、刘河、徒阳运河等河道。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这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十五年和十六年(1836),两署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积极推行淮北“票盐”制度。 道光十七年(1837),林则徐升任湖广总督。当时时鸦片已成为危及中国国计民生的严重弊害。十八年(1837),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著。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九月应召进京,在连续八次召见中,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十一月受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林则徐抵广州。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采取撤买办工役、封索商馆等正义措施,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烟贩的狡赖,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四月二十二(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他坚信民心可用,组织地方团练,从沿海渔民、村户中招募水勇,操练教习。七月因义律拒不交出杀害中国村民的英国水手,又不肯具结保证不再夹带鸦片,他下令断绝澳门英商接济。义律诉诸武力,挑起九龙炮战和穿鼻洋海战。林则徐亲赴虎门布防,督师数败英军。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十九年十二月实授两广总督。此时他已觉察英国正蓄意发动侵华战争,以所得西方消息五次奏请令沿海各省备战。 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攻粤闽未逞,改攻浙江,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在广东“办理不善”,屡次下旨斥责。九月林则徐被革职,留粤备查问。但仍奔走察看要隘,筹募壮勇守卫广州,反对钦差大臣琦善畏敌求和。继而向主持粤战的奕山上防御建议,不被采纳。 道光二十一年(1841)林则徐三月受命赴浙江协办海防。在浙积极筹议战守,提供炮书,帮助研制新式炮车和车轮战船。五月道光帝以广东战败,归咎前任,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从重惩处,充军伊犁。途经镇江,授老友魏源以《四洲志》及有关外国资料,嘱撰《海国图志》。旋因黄河在河南开封祥符决口,酿成水患,奉旨往河南黄河工地治河,工竣仍戍伊犁。 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抵伊犁。他协助办理垦务,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三万里,所至倡导水利,开辟屯田。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沙俄威胁。二十五年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二十七年升云贵总督。曾先后平息、镇压西北、西南民族冲突和人民起义,整顿云南矿政。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归籍。三十年九月(1850年10月)奉旨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十月抱病起程,1850年11月22日病逝于潮州普宁县(今广东普宁北)行馆。清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魏源闻讯挽联对林则徐一生人品和功绩,作了全面和崇高的评价:“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林则徐逝世后,全国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等。所遗奏稿、公牍、日记、书札等辑为《林则徐集》。   美国林则徐铜像由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于一九九七年,树立在纽约市华埠中心,东百老汇街的前端。 铜像由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维汜教授所设计,高3.2米,头戴清朝官帽,身穿一品官服,取站立姿态,背着双手,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目光炯炯直视前方,表达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睁眼看世界的胸襟气概。这是毅力于西方世界的第一尊世界禁毒先驱的铜像。  黄克锵先生向设计者李维汜教授赠牌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铜像碑文 (前) 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1785-1850) 林则徐,字少穆,一七八五年八月三十日诞生放中国福建省侯宫县(今福州市)。家境清寒,父亲宾日先生是个品行超卓的私塾老师;母亲陈氏带领女儿们针线不离手,帮助家计。则徐四岁即跟随父亲早出晚归,开始启蒙读书、立品成才的人生道路。 林则徐十三岁府试冠军,列名秀才第一;二十岁中举人;二十七岁成进士,选入翰林院。历任典试官、监察御史、按察使、布政使,爱才擢才、兴利除弊。特别在水利方面,政绩显著。声望日隆,晋升封疆所寄的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要职。 林则徐是十九世纪开眼看世界的中国卓识人物佼佼者,深知英国对华鸦片贸易“谋财害命”性质,力主严禁。一八三八年冬遵旨入觐北京,八日间清室皇帝接连召见八次,授钦差大臣衔,南下广东主理禁止鸦片事宜。抵达广州后,林则徐雷厉风行,坚决从事。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开始,将勒令英国毒品贩子缴出的鸦片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斤,在广东虎门公开销废,轰动国际。林则徐是世界反毒、禁毒先驱。 英国人因鸦片贸易对中国发动的可耻战争,在广东和福建华南沿海遭到林则徐和当地人民坚决反抗,可是其海盗式威胁却在北京门户的津沽港口得逞。一八四零年,开始了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和发愤图强。在这历史新一页中,林则徐的英名永垂不朽,一直激励着后来人。 (后)美国纽约林公则徐铜像铭

林氏家谱

元明清和民国祭比干颂文

元仁宗皇帝御立延佑碑献文 延佑三年春 昭世相感 事必有因 精诚其极 道义是亲 当殷季世 历数有辛 反道败德 秽迹彰闻 肆夫淫虐 残及臣民 亲离众叛 国步将屯 公屡切谏 大义斯伸 忠诚素挺 至陨其身 周武与义 孔圣称仁 始终天地 攸定彝伦 天下善一 彼此奚分 推彼及此 乃礼之循 所以异代 皆愿为臣 明孝宗皇帝重修殷太师庙颂文 弘治十一年十一月望日 维商一代 奄有八垠 哲六七作 泽流后昆 迄於末造 犹愁遗仁 微箕不死 公独殒身 生而得仁 婉意所存 维公皎皎 其仁甚真 公而不死 商其千春 周虽明圣 甘终作臣 而公死矣 汤庙卒湮 西方之君 悲公不辰 乃封其土 道若少伸 承欤拒欤 公实有神 朝歌之南 淇水之滨 三千年来 厥藏孔新 厥藏孔新 篮簋不饰 以牧以薪君子斯恻 乃勖其人 荒之度之 戮芜诛榛 新庙奕奕 昭於苍曼 维圣有典 是凭是遵 春秋匪懈 羞彼溪蘋 亿万斯载 妥公之窀 我作商颂 以告其民。 重修殷太师祠墓碑记 赐进士第,奉政大夫河南卫辉府同知,前通政使司右参议,山东按察司副使,奉敕整饬密云等处兵备,晋城裴骞撰文 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河南卫辉府知府,前兵科右给事中,侍经筵官利津王聘书篆 裴骞曰:自古拒谏之君莫甚於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於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亲少师重位,叹沉冒之乱德,伤商祚之沦丧,是故不得不言,不当不死者也。夫纣不听其言则亦已矣,而必欲杀其身,知其为圣人矣,而复欲观其心,妻孥何辜也,而必欲刳剔以视其胎。风雷号呼於七窃,胎卵赜涣於九原,斯胫炮烙之刑,亡论也。此自古拒谏之君莫甚於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於比干者也。然纣以十一年杀比干,武王即以十三年封其墓。殷墟莽而狐兔,故宫鞠而禾黍,今纣城有窝已失葬所,虽以六七贤圣遗兮。一泣,陵寝亡存矣。而比干之庙貌如生,高冢郁嵯峨也夷。考铜盘有铭,魏文有文,唐使高丽有祀,洒扫有田、有户,由宋迄元,修葺有加,虽与穹壤,俱毙可也。且商之孙子其丽不亿,祭器抱周亳宋仅封,汹汹不靖之徒,今举何在?比坚比干子也,逃匿林谷,窃姓为林,武王封为河清公。春秋林放袭河清公。子姓绵延,一在河南光州,一徒福建莆田。今莆田之林盛天下,致身立朝,尤多忠贞节义之士,称文献邦,科第蝉联,语日:“无林不开榜是也!”是比干之心虽剖,而其忠魂义魄竟不殂落;其孕虽剔而其世代云仍绰有表见。忠义之气充塞天地,磅礴古今,孰得而泯灭之哉!故曰:“不依形而立,不随死而亡也。”嘉靖丁酉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慈豁叶公照,平定朱公方,先后相继奉命兹土,祗谒祠墓,慨意修复。先是卫辉府知府,泾阳吕君颛调任未果,知府利津王君聘鸠财役力,令辉县主簿温尚志、本府阴阳官路龙,日夜督事,正倾补壤,筑土培林,自大殿两廊、二门、大门之内又盖以两斋堂十间,棹楔隧表焕然一新。以嘉靖戊戌冬十月讫工矣。於时守巡河北道布政使司、左参政,临川乐公护、按察司佥事,京山王公格,式观厥成,成有题咏。亡何,十一月二十一日诏下:各处帝王陵寝、前代名贤敕葬坟墓,蕞秽不治者,所在官司即与修理,照例编佥附近民丁看护免差。於是王君率其僚同知晋城裴骞、通判日照许缙、溟南杨仲曼、推官辽州杨永福,酾牲树石。谓是役也,不可无记,以骞谪官多暇,留心文墨,尝修《比干录》、作《比干传》,请复为记。因表次如左。以附诸诸碑碣之后,使万世为君者,未至稔恶拒谏,当以纣为殷鉴;万世为臣者,若欲尽忠死节,当以比干为宗师。勿日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绳人以比干万古无忠臣矣。然则过祠墓而式遗像者,可不凛凛然哉,是为记. 嘉靖十七年戊戌冬十二月望日 河南卫辉府汲县知县吕景口 口文口 县丞口口口主簿口口口典史口口口 工部都水司主事杨守纶等     同立 清圣祖皇帝御制诗   康熙四十六年拜比干墓所作 三代遗忠照汗青 龙逢地下共精灵 微箕而后能无谏 脯醢之馀别有刑 百碣尚留尼父笔 铜盘何用武王铭 荒丘万古蓬蒿里 浩气长存贯日星

Scroll to Top